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做夥來學藝:藝術教育計劃評估手冊
- 點閱:543
- 譯自: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a guide to evaluating arts educations projects
- 作者: 芙莉希娣.吳爾夫(Felicity Woolf)作 , 陳羚芝譯
- 出版社:五觀藝術
- 出版年:2010[民99]
- 格式:PDF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5-04
藝術組織致力於教育工作,不僅成績傲人且聲譽卓著,希望參與的每一位都能學習這些最佳典範。
這本手冊旨在幫助從事藝術教育計劃的人,根據他們的特殊需求,清楚地瞭解評估,並有效地做評估,事實上,評估的長期目標,在於提升藝術教育計劃的水準。
藝術為主的計劃很難做評估,此手冊不願只試著建議單一的評量方式,其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彈性的架構,以適用各種不同狀況,並將之運用以評估中短型計劃。本手冊適用於所有人,不論您是個有豐富經驗的老手,或是剛入門的菜鳥,指導手冊都可幫助您從評估計劃所投入的時間裡,得到最多的收穫。
此手冊認為創作過程之品質評估,端賴辯證與詮釋的方式而定,它建議一定程度的評量方法給創意計劃做參考,並強調目標之彈性與適用性。
- 簡 介(第6頁)
- 手冊的目標(第6頁)
- 使用指南(第7頁)
- 編寫過程(第7頁)
- 機會均等(第7頁)
- 為誰而編寫?(第8頁)
- 何種藝術計畫?(第8頁)
- 什麼是評估?(第9頁)
- 為什麼要做評估?(第9頁)
- 手冊的架構(第10頁)
- 評估的五個階段(第10頁)
- 手冊的內容(第11頁)
- 第一階段 規劃(第12頁)
- 為評估做規劃(第12頁)
- 評估的預算(第12頁)
- 設定目標、方針及成果評量(第14頁)
- 合作關係之管理(第17頁)
- 評鑑成果與品質(第18頁)
- 非預期的結果(第19頁)
- 第二階段 收集證據(第24頁)
- 從一開始作規劃(第24頁)
- 收集證據的時機(第24頁)
- 記錄計劃(第25頁)
- 該收集何種證據?(第25頁)
- 質與量的證據(第26頁)
- 選擇收集證據的方法(第28頁)
- 收集證據的技巧(第28頁)
- 第三階段 整合與詮釋(第34頁)
- 何時該整合並詮釋證據?(第34頁)
- 證據告訴我們什麼?(第34頁)
- 百分比之運用(第34頁)
- 詮釋質化的證據(第36頁)
- 綜合不同種類的證據(第36頁)
- 為什麼要開檢討會?(第38頁)
- 在計劃期間召開檢討會(第38頁)
- 做改變(第39頁)
- 計劃結束後的會議(第40頁)
- 綜評(第41頁)
- 第四階段 反省與前瞻(第45頁)
- 從評估中學習(第45頁)
- 如何反省,何時反省(第45頁)
- 比較各個計劃(第47頁)
- 前瞻(第47頁)
- 第五階段 報告與分享(第50頁)
- 運用評估說明所發生的事件(第50頁)
- 告知非合作夥伴(第50頁)
- 報告的方式(第52頁)
- 撰寫計劃報告(第52頁)
- 書面報告的共同陷阱(第52頁)
- 摘要清單(第58頁)
- 附錄一:設立評估的標準:自我檢視(第60頁)
- 附錄二:外部及內部評估:優點與缺點(第61頁)
- 附錄三:收集證據的技巧(第62頁)
- 附錄四:領航團體(第76頁)
- 附錄五:聯繫英格蘭區藝術委員會與藝術評議會(第77頁)
- 辭彙(第79頁)
紙本書 NT$ 190
單本電子書
NT$
133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5-0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5-0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