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5
本期內容簡介
《字花》74期改版變身,以「加版號」厚切登場,並正式展開為時一年、六種人間處境的探索。
Book A作為專題之書,今期旨在深入每個人都好像是目擊者的年代,追問目擊者是誰,以及目擊的方式與意義。我們專訪著名攝影師謝至德,看他歷年怎樣把目擊經驗轉化為光影瞬間,以至憑著自覺的鏡頭重塑事件,織成萬念。目擊如果是震央,漣漪就是敘事,國家機器和大眾媒體在重構事件、製造目擊者,眾多被經驗的事件也以小寫的方式反抗著,李立峯回顧傳媒生態流變下的目擊史、李繼忠的證物處理讓敘事的秩序暫時裸裎,李維怡與唐睿的小說則滲透了紛紜視界,承載著社會事態的隱微肌理。
目擊者來自現場,又不斷在生成,即使沉默也會隨時成為介入現實的歷史角色。張歷君探視梅蘭芳與愛森斯坦等人的歷史關頭,朱少璋和樊善標反思散文的見證倫理,李薇婷藉兩部小說追問歷史書寫的可能,而我們在張施烈的畫作A quiet box前,又處於怎樣的目擊狀態?
「雜音」和「啞光」合併為Book B後,更多新的火花,更多意念結晶。首先讓我們細聽,董啟章和黃念欣對談鍾玲玲新作的知性、色情與愛;我們又邀得投稿園地「起格」的作者現身「本事」,分享作品,交流寫作經驗與理念;全新知識欄目「香港文學開引號」啟航,為讀者打開魔幻寫實與南來作家的旅程;為評論人爭鋒對話而設的「四手聯彈」,首先請來李薇婷、蔡倩怡、黃鈺螢和楊焯灃,「以青春的名義」談抗爭及當中種種躁動與憂鬱;「寫真」專門為文學角色重繪形神,西西〈感冒〉的女主角在曾慧怡筆下是甚麼模樣?還有「對角練習」由楊天帥和林越慧對寫「隧道」,「交換飄流」有李日康、沐羽和洪昊賢以「流體力學」遊走異國。文學景觀,持續延長。
- BOOK A(第1頁)
- 陳滅/水滴史(第1頁)
- 張施烈/A Quiet Box(第3頁)
- 關天林/啟首語─目擊的逆流(第4頁)
- 李嘉/目擊一座城─專訪謝至德(第5頁)
- 李繼忠/事物的秩序(第18頁)
- 李緯怡/離(第20頁)
- 唐睿/莉萍和她的八、九O生涯(第32頁)
- 鴻鴻/田中實加,虛妄的目擊者(第42頁)
- 李立峯/eyewitness(第43頁)
- 朱少璋/虛構與撒謊(第50頁)
- 樊善標/散文文類真實性之源(第53頁)
- 張麗君/歷史十字路口上的見證:梅蘭芳、特列季亞科夫與愛森斯坦(第56頁)
- 李薇婷/誰給我見證的權利─並讀《少年來了》與《盧麒之死》(第66頁)
- BOOK B(第75頁)
- 創作者(第75頁)
- 對角練習─隧道(第76頁)
- 本事 夜與終局總在年青詩人的手(第87頁)
- 起格(第90頁)
- 迴聲 我們坐落在開放的天橋或失焦的拼圖(第120頁)
- 寫真 西西〈感冒〉(第122頁)
- 特約 無所屬的玫瑰, 有所感的念珠─對談《玫瑰念珠/2018》(第124頁)
- 香港文學開引號(第128頁)
- 四手聯彈─以青春的名義(第134頁)
- 交換飄流─流體力學(第143頁)
- 專欄(第152頁)
- 心動的時光─愛上暑假新書(第164頁)
- 《字花》訂閱表格及稿例(第16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