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圖解!100則哈佛、史丹佛、哥倫比亞等大學知名心理學實驗,幫你掌握人心法則,凡事都有想要的結果!
★日本亞馬遜書店暢銷書!
★暢銷突破9萬本!
人心,是可以統計歸納的!
行為心理學,你最強的職場武器!
用科學的方法掌握人心法則,世界都會聽你的!
希望提案一次過關時,要一次只提一個,還是提三個以上?
要激起對方工作的動力,要告訴他工作的理由,還是目的?
希望顧客選擇某件商品時,要將它放在左邊,還是右邊?
想提高商品銷售時,要單獨推出低價品,還是多項商品一起促銷?
希望孩子表現更好時,要給予獎勵,還是剝奪已有的東西?
工作是與人交涉的過程,要工作順利有成果,
你最需要的不是管理學,而是心理學,
驅使別人或自己做事的關鍵在「動機」,
動機其實是一種「選擇」,只要懂得減少我們「不做」的選項,
讓對方或自己沒有選擇不做的理由,
就能讓別人和自己照我們所想的去做!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們的想法?如何才能讓人採用我們的提案?如何才能人讓掏錢買東西?我們的工作中不斷碰到這些問題,有的人就是知道讓對方點頭的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有一流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就要藉由行為心理學實驗來了解多數人的心理傾向和動機。這些數據裡有著人類行為的共通法則,掌握了人心的情感偏向和行為動機,做任何事都能精準到位,凡事都有想要的結果!
「動機」是驅使我們行動和生活的力量,我們人生中經歷的所有事情,絕大多數是由我們的「動機」所決定,但它不像天上的雲朵飄忽不定,沒有固定路徑,而會依循某一項法則驅使著我們,只要了解這些人心法則,一切看似無解的問題,都能像未卜先知般,迎刃而解。
用科學的方法掌握人心法則,世界都會聽你的!
希望提案一次過關時,要一次只提一個,還是提三個以上?
要激起對方工作的動力,要告訴他工作的理由,還是目的?
希望顧客選擇某件商品時,要將它放在左邊,還是右邊?
想提高商品銷售時,要單獨推出低價品,還是多項商品一起促銷?
希望孩子表現更好時,要給予獎勵,還是剝奪已有的東西?
工作是與人交涉的過程,要工作順利有成果,
你最需要的不是管理學,而是心理學,
驅使別人或自己做事的關鍵在「動機」,
動機其實是一種「選擇」,只要懂得減少我們「不做」的選項,
讓對方或自己沒有選擇不做的理由,
就能讓別人和自己照我們所想的去做!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們的想法?如何才能讓人採用我們的提案?如何才能人讓掏錢買東西?我們的工作中不斷碰到這些問題,有的人就是知道讓對方點頭的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有一流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觀察力和分析力,就要藉由行為心理學實驗來了解多數人的心理傾向和動機。這些數據裡有著人類行為的共通法則,掌握了人心的情感偏向和行為動機,做任何事都能精準到位,凡事都有想要的結果!
「動機」是驅使我們行動和生活的力量,我們人生中經歷的所有事情,絕大多數是由我們的「動機」所決定,但它不像天上的雲朵飄忽不定,沒有固定路徑,而會依循某一項法則驅使著我們,只要了解這些人心法則,一切看似無解的問題,都能像未卜先知般,迎刃而解。
- 前言(第3頁)
- CHAPTER 1 行動更有勁 Motivation(第19頁)
- 目標梯度 讓自己或對方感覺目標就在眼前。(第20頁)
- 糖果效應 適時給自己或對方小禮物。(第22頁)
- 消費目標 事先預定給自己的獎勵。(第24頁)
- 自問式自我對話 事先徵詢自己的意見。(第26頁)
- 建立積極心態 將我們的行為與價值觀結合。(第28頁)
- 增加內在動機 給自己或他人一份獎賞。(第30頁)
- 小包裝策略 適當的增減事情步驟。(第32頁)
- 同調狀態 先調整步調,再開始行動。(第34頁)
- 面對課題的難易 當心八卦的殺傷力。(第36頁)
- 證明型與學習型 讓自己和自己比較。(第40頁)
- Column 注意六種需求,貼近對方的行動(第42頁)
- CHAPTER 2 帶人更輕鬆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第49頁)
- 轉移焦點 重新評估主觀認定。(第50頁)
- 促發效應 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第54頁)
- 建立特異性信用 發表意見前先提供協助。(第56頁)
- 群體無知 陷入危機時大聲說:「我有困難。」(第58頁)
- 棉花糖實驗 不要覺得正在忍耐。(第60頁)
- 角色的力量 確定自己和別人的角色。(第64頁)
- 道德行動 斥責行為,讚美存在。(第66頁)
- 同類相斥 遠離同溫層。(第68頁)
- 背離道德 公開對方的相片與名字。(第70頁)
- 過度自信的偏誤 給對方思考的空間(第72頁)
- Column 設身處地察覺對方的痛苦與快感(第74頁)
- CHAPTER 3 達標更快速 Goal Setting(第81頁)
- 目標設定理論 讓目標更具體明確。(第82頁)
- 非競爭的報酬 激發對方的上進心。(第84頁)
- 化解敵對 設定共同目標。(第86頁)
- 我想就能我要 工作時要覺得自己「運氣真好」。(第88頁)
- 戰勝集體惰性 給團隊的每個人任務。(第90頁)
- 週期化 讓自己或別人分段交件。(第92頁)
- 行動思考 先設定好執行步驟。(第94頁)
- 悲觀的策略 心想「接下來可能會失敗」。(第98頁)
- 妥當性理論 告訴對方事情對別人的影響。(第100頁)
- Column 設定較容易達成的目標(第102頁)
- CHAPTER 4 決策更精準 Decision Making(第109頁)
- 展望理論 從利害得失的觀點來看。(第110頁)
- 資訊的偏頗 聽完雙方的說法再決定。(第114頁)
- 經驗的我與記憶的我 選擇不合理之事。(第116頁)
- 資訊處理的特性 缺點要盡量說出,優點要有所保留。(第120頁)
- 錯誤共識效應 找出自己與反方的中心點。(第122頁)
- 誘餌效應 選擇時不要看比較對象。(第124頁)
- 計畫與誘惑 製作自己的工作計畫表。(第126頁)
- 引導服從 先聽對方的結論。(第128頁)
- 神奇的創造性 休息一下再做決定。(第130頁)
- 機會成本 尋找其他選項。(第132頁)
- 潛意識的型態辨識 信任老手的直覺。(第134頁)
- 腦力激盪法 從異想天開的點子著手。(第136頁)
- Column 著眼想要的結果,增加決定的選項(第138頁)
- CHAPTER 5 人際更順暢 Personal Connections(第145頁)
- 互惠原則 自己先主動示好。(第146頁)
- 模仿效果 試著重複對方說的話。(第148頁)
- 多數選項 提供多數選項。(第150頁)
- 初始效應 努力在第一次留下深刻印象。(第152頁)
- 聚光燈效應 別太在意別人的反應。(第154頁)
- 得寸進尺法 試著提出小小的要求。(第156頁)
- 好奇心效用 對別人產生濃厚興趣。(第158頁)
- 觀點取替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第160頁)
- Column 別只顧自己,多關心對方(第162頁)
- CHAPTER 6 工作更專注 Self Management(第167頁)
- 忙碌的反效果 不要過度忙碌。(第168頁)
- 情緒轉變 善用興奮的狀態。(第170頁)
- 消耗意志力 不要勉強別人或自己硬撐到底。(第174頁)
- 控制情緒 隱藏怒火。(第176頁)
- 權勢姿勢 適時調整自己的姿勢與呼吸。(第180頁)
- 過度分析的陷阱 斟酌選擇的次數。(第182頁)
- 交互練習 同時讀好幾本書。(第184頁)
- 從眾效應 認同始於共鳴。(第186頁)
- 控制欲 要求自己和對方做得更多。(第188頁)
- 理想與行動 先追逐夢想。(第190頁)
- Column 改變「忙碌」一詞的定義(第192頁)
- CHAPTER 7 思考更周密 Idea Conversion(第203頁)
- 提出反證 將「問題」當成事實討論。(第204頁)
- 批判者的知性 對提案加上反對意見。(第206頁)
- 規避損失 精挑細選用品。(第210頁)
- 魔術性思維 不要抗拒求神保佑。(第212頁)
- 單純化 質疑容易理解的印象。(第214頁)
- 奈克方塊 從另一個角度評斷事情。(第216頁)
- 強制的思考模式 將命令變成期望。(第218頁)
- 抽換記憶 重新設定「理想的狀況」。(第220頁)
- 客觀檢視問題 把問題全部拋出來。(第222頁)
- 改變盲視 拓展自己的能力範圍。(第224頁)
- 偽陽性與偽陰性 向同行其他公司詢問評價。(第226頁)
- Column 具體說出目的,重新檢視世界(第228頁)
- 結語(第237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8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