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內容簡介
墨家——唯一與儒家並稱的「世之顯學」!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又神秘的人物,他創立的墨家學派和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兩家。《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墨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代表一個時代的高度,在哲學、教育、科學、邏輯、軍事防禦等許多領域都有傑出貢獻。
是他,墨子。墨,黑也,人民之色!
墨子那些旗幟鮮明的主張,那些主張所依據和針對的殘酷現實,以及若能兌現的客觀結果,天然具有傾向性。它們是人民痛苦的呻吟,現實醜陋的閃電,和山雨隨時欲來的風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巨大影響力的思想者從民眾的角度發出人民的聲音,胡適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墨子也許是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的人物。」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墨子》!
學習墨子勤奮好學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學習墨子「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墨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墨子》最重要的兩篇——〈兼愛〉、〈非攻〉,使讀者徹底領悟墨子的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
墨子那些旗幟鮮明的主張,那些主張所依據和針對的殘酷現實,以及若能兌現的客觀結果,天然具有傾向性。它們是人民痛苦的呻吟,現實醜陋的閃電,和山雨隨時欲來的風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巨大影響力的思想者從民眾的角度發出人民的聲音,胡適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墨子也許是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的人物。」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墨子》!
學習墨子勤奮好學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學習墨子「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墨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墨子》最重要的兩篇——〈兼愛〉、〈非攻〉,使讀者徹底領悟墨子的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
- 前言(第3頁)
- 第一章:偉大的平民聖人(第15頁)
- 兼愛天下的聖哲 —— 墨子(第17頁)
- 墨家的興起與衰落(第21頁)
- 《墨經》中的科學(第24頁)
- 墨子與老子(第29頁)
- 孔子與墨子的思想比較(第33頁)
- 墨子精神在哪裡?(第44頁)
- 第二章:兼愛 —— 人生的藝術(第53頁)
-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第55頁)
- 兼相愛,交相利(第59頁)
- 智是室之有盜也,不盡惡是室也(第64頁)
-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第66頁)
- 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第70頁)
- 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第72頁)
-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第75頁)
- 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第78頁)
- 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第82頁)
- 無言而不讎,無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第86頁)
-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第89頁)
- 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第91頁)
- 萬事莫貴於義(第93頁)
- 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第96頁)
- 愛人非為譽也,其類在逆旅(第100頁)
- 第三章:墨子做人的啟示(第103頁)
- 今至大為不義攻國(第105頁)
- 言義而弗行,是犯明也(第109頁)
- 譬若藥然,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第112頁)
- 以攻戰亡者,不可勝數(第115頁)
- 故備者,國之重也(第117頁)
- 天下莫不欲與其所好,度其與惡(第119頁)
- 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第121頁)
- 殺傷人之孩,無存之心(第123頁)
- 大人之愛小人也,薄於小人之愛大人也(第126頁)
- 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第128頁)
- 厚攻則厚吾,薄攻則薄吾(第133頁)
- 第四章:人際交往的智慧(第137頁)
- 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第139頁)
- 愚之知有以賢於人,而愚豈可謂知矣哉?(第142頁)
- 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第145頁)
- 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第148頁)
- 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第151頁)
- 國家發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眾,然而何為為之?(第155頁)
- 其傲也,出於子,不祥(第157頁)
- 譖慝之言,無入之耳;批扞之聲,無出之口(第159頁)
-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第161頁)
-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故曰:太盛難守也(第164頁)
- 第五章: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第167頁)
- 欲其富而惡其貧(第169頁)
- 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第171頁)
- 細計厚葬,為多埋賦之財者也;計久喪,為久禁從事者也(第174頁)
- 耳目不聰明,手足不勁強,不可用也(第176頁)
-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第178頁)
- 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第180頁)
- 倍祿而鄉義者,於高石子焉見之也(第182頁)
- 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第184頁)
- 昔上世暴王,不忍其耳目之淫(第187頁)
- 大國之攻小國也,是交相賊也,過必反於國(第190頁)
-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第193頁)
- 擇務而從事焉(第195頁)
- 第六章: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第197頁)
- 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第199頁)
- 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第203頁)
-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第206頁)
- 五行毋常勝,說在宜(第209頁)
-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第212頁)
- 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故不敢怠倦(第215頁)
- 事無終始,無務多業(第217頁)
- 有富貴而不為備也。故備者,國之重也(第221頁)
- 福不可請(第224頁)
- 敬哉!無天命(第227頁)
-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第231頁)
- 不自降天之哉得之(第235頁)
-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38頁)
- 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第241頁)
- 不足以舉行而常之,是蕩口也(第246頁)
- 命者,暴王所作(第249頁)
- 世俗之君子,貧而謂之富則怒(第252頁)
- 第七章:墨子的現代人才觀(第255頁)
- 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第257頁)
- 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第262頁)
- 良劍期乎利,不期乎莫邪(第267頁)
- 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韗鞄、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第270頁)
- 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第274頁)
-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第281頁)
-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第284頁)
- 使人各得其所長,天下事當;均其分職,天下事得(第287頁)
- 第八章:學思並重(第291頁)
-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第293頁)
- 為義而不能,必無排其道(第296頁)
- 人勞我逸,則我甲兵強(第300頁)
- 學之益也,說在誹者(第302頁)
- 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第305頁)
- 夫知者必量亓力所能至而從事焉(第308頁)
- 助之思慮者眾,則其談謀度速得矣(第310頁)
- 其為衣裘何?以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第313頁)
- 嘿則思,言則誨,動則事,使三者代御,必為聖人(第315頁)
- 故言多方,殊類異故,則不可偏觀也(第318頁)
- 夫物或乃是而然,或是而不然(第321頁)
- 見不修行,見毀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第324頁)
- 附錄:《墨子.兼愛》《墨子.非攻》(第329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