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老師月刊 [第483期]:回頭, 與自己深度相遇
- 點閱:33
- 作者: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 出版年:2018.03
- 格式:PDF
- 附註:原刊名:張老師簡訊,自民67年1月起,改為本刊名,卷期另起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31
本期內容簡介
回頭, 是經驗的迴流 ; 是後退, 也是前進 ;
是軟弱中見堅強。
有回頭, 才能夠有看見。
特別報導:吳就君VS. 華無式家族治療
導演 張志宏 拍片, 我會貼近社會的方式
繪本作家 陶樂蒂 請為孩子種一棵誕生樹
偶像崇拜, 是尋求自我認同, 還是單純的迷戀?
「認知失調」是人類的通病
孩子長期待業, 請用緩步關懷取代急著催促
- 編言編語 回頭,有何不可(第5頁)
- 特別報導 一位很有人味的學者─「華無式家族治療」開創者吳就君老師(第6頁)
- 每月主題(第14頁)
- 心學堂(第14頁)
- 這些人那些事(第28頁)
- 停停.想想 回頭,就代表輸了?(第44頁)
- 電影與人生 愛,至死方休的試煉(第48頁)
- 值得一讀 文明止於水線(第52頁)
- 與你談心 破解認知失調的陷阱(第54頁)
- 一「童」作「夢」 皮諾丘男孩(第59頁)
- 三月人物(第66頁)
- 導演兼心理師 張志宏 我的關懷和陪伴,在晤談室,也在鏡頭裡(第66頁)
- 繪本作家 陶樂蒂 每個人都有一棵「誕生樹」(第74頁)
- 家庭拼圖 三代瓜葛集一身(第82頁)
- EQ 微課 EQ教育的內涵(第86頁)
- 與你談心 都是「偶像」惹的禍(第92頁)
- 心靈加油站 當內在自我對上人格面具(第96頁)
- 與你談心 工作、生活、健康三贏人生,從平衡做起(第98頁)
- 心腦操練坊 面對啃老族子女,該放棄或是持續催促?(第102頁)
- 談情說性 性迷思,讓良緣走味(第106頁)
- 幸福心工程 涵養逆勢而上的復原力(第110頁)
- 最後一堂課 用愛送別(第114頁)
- 心聞捕手(第118頁)
- 輕鬆入睡,請先條列好待辦事項(第118頁)
- 消除寂寞感,就是「正面接受」(第119頁)
- 男性銀髮族多做家事,有益伴侶雙方的健康(第121頁)
- 心靈加油站 偷時間(第122頁)
- 讀家心聞 團體丹佛早療模式:起源、原則與策略(第12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