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1
本期內容簡介
總編輯的話
轉眼間又是新的一年開始,一如往常在過去一年中,科學家們努力不懈地探索這個世界,為未來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與想像。 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在10月3日公告了得主,不負大家所期待地由LIGO 的團隊—Rainer Weiss, Barry C. Barish 及Kip S.Thorne -三人獲得獎項。自2015年9月,LIGO 第一次偵測到訊號至今,科學家們總共已經偵測到了4個重力波訊號,其中三個是由兩個黑洞合併後所產生,另一個則是由雙中子星系統所引起。每一次的偵測都代表著人類的科學進展,可以觀測到更遠及更微弱的訊號,也不斷地在反覆驗證100 多年前愛因斯坦的預測。
在過去的兩年間,物理雙月刊也跟著讀者們一同閱讀著這些重大的發現,回頭整理物理雙月刊過去兩年與重力波相關的文章,可以得知不在少數;而每一篇也都深受讀者們的喜愛。在每一年的二月物理雙月刊總是會例行性的推出『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的物理專文主題。今年雖然也不例外,但編輯團隊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及完整的資訊給所有的讀者,因此在本期常規性的專欄都暫停一次,所有頁面皆保留了給重力波相關的文章;我們想做的是一個更完整的報導。保留了物理雙月刊愛說物理故事的特點,將本期的文章分為幾個不同的大主題:『2017 諾貝爾物理獎』,『重力波的過去與現在』,『重力波觀測的未來』,『不可不知的故事』;希望可以給讀者一個較為全面的圖像,了解重力波的研究發展脈動,而非只是關注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上。
科學的研究不是一時的發現,依循著歷史的軌跡,我們可以理解每一項重大物理的發現都是奠基在許多基礎之上,為了要讀者們更加地清楚看見這歷史的軌跡,物理雙月刊在本期的雜誌中製作了重力波大年表,收集了與重力波相關的研究發展,且讓我們一起回到1887年一同閱讀重力波的點點滴滴。
科學的研究不是一時的發現,依循著歷史的軌跡,我們可以理解每一項重大物理的發現都是奠基在許多基礎之上,為了要讀者們更加地清楚看見這歷史的軌跡,物理雙月刊在本期的雜誌中製作了重力波大年表,收集了與重力波相關的研究發展,且讓我們一起回到1887年一同閱讀重力波的點點滴滴。
- 總編輯的話(第3頁)
- 回顧諾貝爾物理獎 – 您所不知道的諾貝爾物理獎------ 陳惠玉整理(第5頁)
- 2017 諾貝爾物理獎– LIGO 第二次發現重力波再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 余海峯(第9頁)
- 2017 物理獎物理獎 – 黑洞雙星系統是怎樣形成的------ 陳勁豪(第11頁)
- 2017 諾貝爾物理獎 – 看見伴隨重力波的光:愛因斯坦相對論再次撼動世界 ------ 余海峯(第13頁)
- 重力波的過去與現在 – 重力波與相對論 ------ 倪維斗(第17頁)
- 重力波的過去與現在 – 特別情商由中子星爆撞賣力演出之「雙波記」 ------ 林中一(第37頁)
- 重力波觀測的未來– 邁向大型重力波干涉儀觀測網路------- 灰野禎一 著,林俊鈺 譯(第41頁)
- 重力波觀測的未來 – 邁向大型重力波干涉儀觀測網路 (英文原稿)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ground-based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 Network ------- 灰野禎一(第49頁)
- 不可不知的故事 – 重力波的前世今生( 上) ------- 高崇文(第59頁)
- 不可不知的故事 – 重力波的前世今生( 下) ------- 高崇文(第61頁)
- 不可不知的故事 – 緻密雙星重力波的天文物理漫談------- 林俊鈺、游輝樟(第65頁)
- 不可不知的故事 – 時空的漣漪------- 陳江梅(第71頁)
- 諾貝爾物理獎 – 發現自然之美:1920 諾貝爾物理獎 夏爾• 紀堯姆------ 余海峯(第75頁)
- 諾貝爾物理獎 – 發現自然之美:1921 諾貝爾物理獎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 ----- 余海峯(第77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