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18/01/18 [第1611期]:年底大選 勞基修法 小英嘗苦果
- 點閱:20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8.01
- 格式:PDF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19-12-20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年底大選 勞基修法 小英嘗苦果
裂解大綠小綠也裂解了進步價值、世代、階級
還有選票修法的衝擊還在發酵……
【政治】愛將劉世芳退選,陳菊下個主戰場不在高雄
【封面故事】年底大選 勞基修法 小英嘗苦果
被裂解的進步價值、世代、階級,還有選票
《勞基法》修法過關,但它帶來的衝擊不會隨著當權者道歉而消失。修法暴露了綠營內部,以及綠營與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分裂的不只是大綠與小綠,還有政治團體與選民。
蔡政府偏離「民主進步」之路嗎?民進黨因為《勞基法》引發勞工團體的不滿,早在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就曾發生。考察長遠的歷史更發現,從黨外到民進黨一直把社會運動視為挑戰國民黨權力的替代性戰場,一旦政治領域開放,選舉政治成為常態,即回歸政治領域,擁抱「選舉總路線」。
長期以來,民進黨視國族價值高於社會正義,國族認同也一直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但如今這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天然獨」不必然就是民進黨基本盤。
《勞基法》修法引發社運夥伴和擔任側翼的「小綠」時代力量憤怒,這或許超出蔡賴體制的預期,民進黨被冠以「資進黨」,蔡、賴的支持度都損傷慘重。民進黨內的雜音也凸顯出左右、階級與世代的分裂。
民主進步黨,會被這股怒火燒裂嗎?
撰文╱顧爾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11期〉
【政治】愛將劉世芳退選,陳菊下個主戰場不在高雄
【封面故事】年底大選 勞基修法 小英嘗苦果
被裂解的進步價值、世代、階級,還有選票
《勞基法》修法過關,但它帶來的衝擊不會隨著當權者道歉而消失。修法暴露了綠營內部,以及綠營與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分裂的不只是大綠與小綠,還有政治團體與選民。
蔡政府偏離「民主進步」之路嗎?民進黨因為《勞基法》引發勞工團體的不滿,早在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就曾發生。考察長遠的歷史更發現,從黨外到民進黨一直把社會運動視為挑戰國民黨權力的替代性戰場,一旦政治領域開放,選舉政治成為常態,即回歸政治領域,擁抱「選舉總路線」。
長期以來,民進黨視國族價值高於社會正義,國族認同也一直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但如今這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天然獨」不必然就是民進黨基本盤。
《勞基法》修法引發社運夥伴和擔任側翼的「小綠」時代力量憤怒,這或許超出蔡賴體制的預期,民進黨被冠以「資進黨」,蔡、賴的支持度都損傷慘重。民進黨內的雜音也凸顯出左右、階級與世代的分裂。
民主進步黨,會被這股怒火燒裂嗎?
撰文╱顧爾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11期〉
- 專欄(第6頁)
- 梁國源專欄 問Google大神 問對了嗎?(第6頁)
- 李明璁專欄 請面對喧囂的「寧靜危機」(第7頁)
- 蔡明芳專欄 推行動支付 應先重視消費者體驗(第8頁)
- 白目豆沙包 「大小姐的三個癮頭」正解(第10頁)
- 高仁山專欄 要解決年輕人口外流 新創資源先南移(第50頁)
- 左眼看新聞 魔術先生柯P 別把市府變不見(第51頁)
- 呂紹煒專欄 二○二二年基本工資三萬 馬屁還專業?(第52頁)
- 戰鬥音樂學 小紅莓、局部衝突與全球化(第88頁)
- 阮慶岳專欄 自己的酒吧(第90頁)
- 米果專欄 冬日清晨的急診室(第92頁)
- 社長與你 店無特色不開張(第94頁)
- 焦點(第12頁)
- 為「價值」退選,鞏固議員過半席次優勢,各派系搶沾菊光盼加持 劉世芳退選相護 陳菊下個戰場超越高雄(第12頁)
- 劉世芳理性計算退選,穩住陳菊高度 年底大選 花媽再扮綠營「桶箍」(第15頁)
- 封面故事(第17頁)
- 被裂解的進步價值、世代、階級,還有選票 勞基修法 年底大選小英嘗苦果(第17頁)
- 蔡政府、綠委都被痛罵,在野黨策略紊亂被批作秀 一場找不到贏家的慘烈戰役(第20頁)
- 躺著也中槍?致力農運卻被當勞工叛徒祭旗 沒力推也沒力擋 蔡培慧成社運箭靶(第22頁)
- 公投、罷免紛紛出籠,各黨「分進」難「合擊」 藉複決搞動員 小黨意在地方議會席次(第24頁)
- 兩大黨左右不逢源,小黨想藉以敲開地方議會之門 勞基法爭不爭 各黨都有選舉算計(第26頁)
- 政治(第28頁)
- 逝世三十年仍能操盤,年底大選投票率低有勝算 紀念蔣經國 要藍綠基本盤拿選票來拜(第28頁)
- 賴神團隊進駐,台南市長接班人呼之欲出 黃偉哲想擠進「野百合百里侯」俱樂部(第30頁)
- 提名名單落落長,承受炮火老綠男一夫當關 嗆辦藍不辦綠 陳師孟照樣過關(第33頁)
- 後門改前門為了改風水? 藍揆不愛的金華官邸 綠要撿回來用(第34頁)
- 自製率低,即便與國外廠商合作,仍憂能否如期完工 台車搶前瞻捷運市場 盼鬆綁招標資格(第35頁)
- 汪希苓:若時光倒流,還是會下制裁令 兩汪鬥曝光江南案 制裁行動走入歷史(第36頁)
- 《政黨法》上場,國民黨被迫轉型 政黨退場潮 三百多個剩四十個(第38頁)
- 虛級化的台灣省政府和省諮議會一年花快兩億? 精省二十年 賴揆加速省府去任務化(第40頁)
- 軍事(第42頁)
- 海巡署擔心南下陣亡,非軍職「暈船」,還得做功德扶養「爸爸與兄弟」 成年賀禮竟是降編 李仲威主官變副手(第42頁)
- 掌握關鍵技術,台灣加入潛射飛彈俱樂部 雄三家族成形 中國航母遇上最強殺手(第44頁)
- 順利進出五年五個月沒事,還原「非平常」安檢真相 因通哨事件丟官 林國演怨國防部掩飾(第46頁)
- 司法(第47頁)
- 被吃豆腐的中監會拒絕阿扁第十三度展延期限? 趁矯正署首長交接 扁違規破冰老李(第47頁)
- 審檢分隸快四十年,招牌還有「法院」二字 過年前正名 檢察署不再「冠夫姓」(第48頁)
- 財經(第54頁)
- 庫克拒絕美國侵犯隱私權,卻配合中國要求 蘋果把資料中心交給中國官方獨資公司(第54頁)
- 與好友、舊部屬楊子江再度並肩作戰 放棄自由自在 林全爭議中接東洋董座(第57頁)
- 與肖建華的「共同」夥伴費南多,遭台灣通緝 南懷瑾之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涉掏空(第58頁)
- 大地、智基、卓越、三貝德檔檔都是百元俱樂部 不再惦惦賺 補教業大舉進軍資本市場(第62頁)
- 新建案雨遮普遍不計價,可能要數年之後才看得到 雨遮新制將產生房價骨牌效應?(第64頁)
- 不靠房地產,朱理華要讓車用電子產品成公司獲利支柱 林口地王姚連地 讓佳穎精密華麗轉身(第66頁)
- 媒體 《眾聲日報》社長天天在立院發報,一年拿走數百萬預算 官股行庫高層都在打聽這位「媒體大亨」(第67頁)
- 兩岸(第68頁)
- 習大大都展現善意了,只有洪秀柱狀況外還在罵 十九大後國共關係回暖 對岸不再批馬吳(第68頁)
- 文革由一課縮為一節,中國人民如臨大敵 十年浩劫不再是毛澤東的錯誤(第70頁)
- 放眼天下(第72頁)
- 中國升起,美國墜落,台灣難求平衡 川普就任周年 外交資產投資等於零(第72頁)
- 文在寅太軟弱,搖擺不定惹怒中、美、日 南北韓破冰 朝核問題有解嗎?(第74頁)
- 自民黨回應民意「向左轉」,終結過勞死消滅工作狂 福島食品開禁 中國擬發大紅包給日本(第78頁)
- 全球網路搜尋龍頭,找不到自家辦公室的性別平衡點 歧視白男或女人?Google兩面遭訴(第80頁)
- 人物 因綠際會見證威權轉型,寫回憶錄見聞民主風雨路 史學者李筱峰 對蔡政府失望中有期望(第82頁)
- 小旅行 冬季戀曲 正港螃蟹美食之旅(第8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