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31
本書因意在通過「我的美感體驗」來說「道德美學」,所以寫作方式,也不循知識之學的方式,將所欲表達的意思作一全盤的分析架構;而是選某一樁美感經驗切入,然後即順此機緣自然引申繁衍,而在緣緣相續的字裏行間,就讓那不可分析的美感境界或至道隨幾閃現。這種寫作方式,恐怕才是讓語言貼近生命,讓行文隨生命的行?同步浮沉的恰當方式。
一個富而不足的社會不是幸福的社會。它充其量只能提供一時之悅,而不能提供長久之歡,而且更易激起劇烈的競爭。劇烈競爭的效應,是產生「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的亂象。人們鎮日身處惶惶不可終日、惴惴不安中,如此就不是一個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社會。
- 生活美學叢書 總序(第V頁)
- 自序(第XI頁)
- 論美的本質與發生(第2頁)
- 1.那驚鴻一瞥遂成永恆(第3頁)
- 2.美感的本質──永恆(第7頁)
- 3.美就躲藏在生活的事事物物之中(第10頁)
- 4.美呈現於物我兩忘之際(第13頁)
- 5.美是因著閒散而被看見(第17頁)
- 6.在新鮮與熟悉之間(第20頁)
- 7.審美能力與美的事物互相補足(第27頁)
- 8.人才是美的泉源(第31頁)
- 9.客觀事物是因人心的賦予而後美(第35頁)
- 10.美的絕對標準就是和諧(第39頁)
- 論心靈對美的參與與覺知(第44頁)
- 11.以不參與為參與的自然美感(第45頁)
- 12.因徹底忘我而與大化同流(第49頁)
- 13.如何觀照自己與大化的相融?(第53頁)
- 14.美善合一的道德美學(第57頁)
- 論道德之美(第61頁)
- 15.她們並不是審美者而就是美的本身(第63頁)
- 16.連浪漫觸動都還不能算是道德之美(第67頁)
- 17.道德之美必通過一互動歷程而貞定(第71頁)
- 18.回到愛的初衷兩心才能相通(第75頁)
- 19.愛創造了信,信煥發出美(第79頁)
- 20.信任常以坦誠為起點(第83頁)
- 21.生命中蘊藏的信會忽然跳出來成為美(第87頁)
- 論藝術之美(第92頁)
- 22.潛藏的美感經驗常藉作品而誘發(第93頁)
- 23.用藝術補足人生的缺憾(第97頁)
- 24.藝術美的兩項標準:真誠與精美(第101頁)
- 25.什麼才是最優秀的藝術形式?(第105頁)
- 26.以詩樂合一為主流的中國文化(第109頁)
- 論作品的欣賞與感與(第114頁)
- 27.藝術品對人生的神功妙用(第115頁)
- 28.因為聽音樂而悠然入夢(第119頁)
- 29.當電影中那歌聲悠然響起(第123頁)
- 30.音樂牽動我生命中最深沉的體驗(第127頁)
- 論離別美學與存在的況味(第132頁)
- 31.文學的永恆主題──死與愛(第133頁)
- 32.通往永恆的崎嶇路(第137頁)
- 33.文學與人生的況味(第141頁)
- 論愛與死的詭譎辯證(第146頁)
- 34.風流蘊藉的離別美學(第147頁)
- 35.離別意蘊的淒清纏綿、真實豐厚(第151頁)
- 36.站在存在的稜線上飽覽兩邊之美(第155頁)
- 37.在不同的實存情境有不同的美之創造(第159頁)
- 38.含蓄也是情境不同便形貌各異(第163頁)
- 論歷程美學與美的經營(第168頁)
- 39.在光陰迢遞中便蘊涵無窮奧秘(第169頁)
- 40.美在歷程中醞釀成熟(第173頁)
- 41.即使人心忘記去醞釀,美仍長存天壤(第177頁)
- 42.送一把扇子給龍君兒(第181頁)
- 43.醞釀的歷程就是圓滿結果的一部份(第185頁)
- 44.購物因缺少歷程而只是創作的錯覺(第189頁)
- 論藝術創作(第194頁)
- 45.作品與結果依然有極貴重的地位(第195頁)
- 46.什麼才是真正的「創作衝動」?(第199頁)
- 47.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經營」?(第203頁)
- 48.藝術也是痛苦靈魂的自我救贖(第207頁)
- 49.藝術作品是美的虛擬存在(第211頁)
- 50.藝術作品是虛位以待人去參與(第215頁)
- 論藝術品評(第220頁)
- 51.作品評價的讀者觀點(第221頁)
- 52.作品的功能在誘發讀者自行見道(第225頁)
- 53.作品價值的浮動現象(第229頁)
- 論人格美(第234頁)
- 54.人格美與生活美(第235頁)
- 55.小女孩的純真之美(第239頁)
- 56.純真就是創作人格美的無上圭臬(第243頁)
- 57.氣韻生動與氣象莊嚴(第247頁)
- 論生活美(第252頁)
- 58.人格自然擴充而展現為生活美(第253頁)
- 59.通過恰當的穿著,自我的呈現才更鮮明(第257頁)
- 60.達賴終年只穿一樣衣服也美(第261頁)
- 61.讓居室漸漸變成我們的家(第265頁)
- 論人情美(第270頁)
- 62.人情美才是道德美學的極致形態(第271頁)
- 63.心心相印之美的兩種類型(第275頁)
- 64.於那絕美的玄境中與你同在(第279頁)
- 65.實存是永遠開發不盡的奧秘(第283頁)
- 結語(第288頁)
- 66.歸宿於無常與統整、自由與愛(第289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3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1-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