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父母在孩子生命不同的階段,提供足量的奶、蜜、鹽三樣成長配方,
讓孩子一生心靈富足、不虞匱乏!
用生命之初的「奶」,為孩子的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讓孩子浸潤在如「蜜」般的情感中,健康陽光成長,
再添加適量的「鹽」,培養處變不驚的堅韌生存力。
本書作者被譽為「中國真正懂得素質教育的專家」,帶你用減法教育還原初心!
補給孩子每個階段所需的養分與能量,滋潤親子關係。
◆2歲以前,以愛為「奶」提供養分,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
用豐沛而親密的愛陪伴照護,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2~6歲,提供甜如「蜜」的情感支持,讓孩子認識體察「美好世界」:
用鼓勵與讚賞讓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奠定自信。
◆6歲以後,為品格與智識撒「鹽」,永遠站在孩子身後:
透過約束與引導塑造孩子的品格與責任感,打造大格局。
本書補充教養配方也提供教養錦囊,每個父母都能勝任愉快!
◆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素質?
◆父母要不要與孩子做朋友?
◆作業太多,孩子不願意做怎麼辦?上課老是分心怎麼辦?
◆愛打架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
◆孩子的興趣導致學業成績退步怎麼辦?
◆孩子早熟,父母該怎麼引導?
◆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為什麼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才能補償?
◆孩子最害怕的三件事是什麼?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再添加適量的「鹽」,培養處變不驚的堅韌生存力。
本書作者被譽為「中國真正懂得素質教育的專家」,帶你用減法教育還原初心!
補給孩子每個階段所需的養分與能量,滋潤親子關係。
◆2歲以前,以愛為「奶」提供養分,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
用豐沛而親密的愛陪伴照護,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2~6歲,提供甜如「蜜」的情感支持,讓孩子認識體察「美好世界」:
用鼓勵與讚賞讓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奠定自信。
◆6歲以後,為品格與智識撒「鹽」,永遠站在孩子身後:
透過約束與引導塑造孩子的品格與責任感,打造大格局。
本書補充教養配方也提供教養錦囊,每個父母都能勝任愉快!
◆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素質?
◆父母要不要與孩子做朋友?
◆作業太多,孩子不願意做怎麼辦?上課老是分心怎麼辦?
◆愛打架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
◆孩子的興趣導致學業成績退步怎麼辦?
◆孩子早熟,父母該怎麼引導?
◆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為什麼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才能補償?
◆孩子最害怕的三件事是什麼?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 書封
- 目錄
- 作者簡介
- 前言 給足童年各階段教養配方,孩子一生不虞匱乏
- 奶: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
- 發現與滿足孩子的隱性需求
- ※哈佛的「面無表情」母嬰互動實驗
- 母親不能缺席也無可取代
- ※成為「夠好的父母」
- 教養不是刻意「教育」,而是還原
- ※沒有陪伴,愛從何說起?
- 讓愛回歸日常
- ※家庭的日常生活,是安全感的基礎
- 孩子因父母而歡喜憂愁
- ※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自己決定
- 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
- ※童年時給足「愛的存款」,一生都心靈富足
- 童年的傷痛一觸即發
- 蜜:讓孩子認識與體察「美好的世界」
- 先弄清楚愛的本質,然後去愛
- ※別讓父母的愛變成孩子的債
- 讓孩子只是孩子
- 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天鵝一樣鼓勵
- ※獲得父母肯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 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慢
- ※瞭解生命的「複演」,讓孩子自然成長
- 與孩子的不足友好相處
- ※自卑也能成為正能量
- 差一點,也無妨
- ※不要輕視「弱勢」孩子的內驅力
- 勵志教育,九十%是無用的
- ※「聞雞起舞」害人不淺
- 成不了天才,卻得了天才病
- ※莫札特若生長在農家?
- 真正的天才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
- ※過早判定,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 每個孩子都應該體驗「意義非凡」的事
- 教育遊戲化,孩子樂在學習
- 鹽:形塑孩子的品格、智識與擔當
- 教育的權利掌握在父母手中
- ※家庭戰爭爆發前,請先算一筆帳
- 讓孩子瞭解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 ※家庭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
- 幫孩子裝上「避雷針」
- ※兒童十大安全宣言
- 如何與孩子訂「契約」?
- ※小問題不處理會變成大麻煩
- 小時無擔當,老大徒傷悲
- 培養孩子的勞動力
- ※讓孩子遠離「空心病」
- 制定與孩子成長相應的學習目標
- ※你的孩子是追趕者,還是飛翔者?
-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並行不悖
- 電子產品的使用,也需要「駕照」
- 把孩子放到群體環境中
- 懲罰教育的傷害是雙向的
- 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著懦弱的孩子
- ※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補償
- 孩子的敏感與無感
- 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 永遠都要站在孩子身後
- ※孩子最怕的三件事
- 必須承擔的生命之重
- 附 錄 給父母的進階課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290
單本電子書
NT$
20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