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EPUB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
- 點閱:288
- 譯自:The deepest human life: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for everyone
- 作者: 史考特.薩繆森(Scott Samuelson)著 , 黃煜文譯
- 出版社:商周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聯合發行總經銷
- 出版年:2016[民105]
- 集叢名:哲學人:20
- ISBN:978-986-272-980-9 ; 986-272-980-5
- 格式:PDF,EPUB
- 版次:初版
內容簡介
= 哲學不只是思考遊戲,而是在人生的困惑和抉擇中尋找意義。=
一門社區大學的哲學課,一位在哲學中獲得救贖的老師,來自各行各業的學生,
各式苦樂人生,都是一場又一場的哲學旅程。
因為研讀柏拉圖的作品,撲克臉的工廠工人拾回面對生活試煉的力量。
透過豪爾沃斯的觀點,充滿熱忱的護士思索出工作的意義。
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失去兒子的母親找到內心悲傷的出口。
接觸了伊比鳩魯主義與斯多噶主義,罹患罕見疾病的女子重燃對生命的熱情。
我們經常以為只有哲學博士才有辦法打開一本哲學作品來看,把哲學問題統統丟給哲學家,就像我們把科學丟給科學家一樣。本書作者史考特‧薩繆森認為這是個悲劇,無論是對於我們的生活或是對哲學家而言。《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裡,他把哲學從教授專家手中拿回來,擺在人性中心的位置,那是我們最深刻的人生探索,是任何人都可以過的生活。
全書哲學的開端講起,從他與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互動為背景,描述他們如何努力奮鬥,克服日常生活的障礙,並從中探究歷史上重要哲學家的觀點與經典哲學作品如何呼應現實。當難以應付的考驗接踵而來,我們才發現,原以為只存在學術殿堂的思想,早已為一切提供了解釋。
各界好評
知名主持人、作家 蔡康永/臺大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孫效智/「哲學新媒體」團隊成員———誠意推薦
「從大一開始,薩繆森就與同學爭論哲學能否為人帶來生活意義。慶幸的是,至今他仍為這個問題努力奮鬥。一般人普遍認為哲學是學院裡的東西,但薩繆森決心打破這種成見,他鼓勵讀者加入他的行列,一同為思想賦予人性。他從蘇格拉底坦白宣告自己無知開始……然而,或許沒有人像薩繆森這樣在背景多元的社區大學任教,這裡有嗜酒的自行車騎士,有睡眠不足的家庭主婦,有長得像僧侶的工廠工人,這群看似平常的學生,反而凸顯出極重要的意義:哲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書訊》Booklist
「《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提供我們需要的工具,來面對帕斯卡提出的挑戰,也就是『面對自己』,不過,這確實是個艱鉅的任務。」——《Rain Taxi書評》
「本書讓哲學充滿人性,讓偉大的哲學主題與一般人的人生連結起來。」——威廉‧厄文(William B. Irvine),《良善生活指南》A Guide to the Good Life作者
因為研讀柏拉圖的作品,撲克臉的工廠工人拾回面對生活試煉的力量。
透過豪爾沃斯的觀點,充滿熱忱的護士思索出工作的意義。
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失去兒子的母親找到內心悲傷的出口。
接觸了伊比鳩魯主義與斯多噶主義,罹患罕見疾病的女子重燃對生命的熱情。
我們經常以為只有哲學博士才有辦法打開一本哲學作品來看,把哲學問題統統丟給哲學家,就像我們把科學丟給科學家一樣。本書作者史考特‧薩繆森認為這是個悲劇,無論是對於我們的生活或是對哲學家而言。《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裡,他把哲學從教授專家手中拿回來,擺在人性中心的位置,那是我們最深刻的人生探索,是任何人都可以過的生活。
全書哲學的開端講起,從他與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互動為背景,描述他們如何努力奮鬥,克服日常生活的障礙,並從中探究歷史上重要哲學家的觀點與經典哲學作品如何呼應現實。當難以應付的考驗接踵而來,我們才發現,原以為只存在學術殿堂的思想,早已為一切提供了解釋。
各界好評
知名主持人、作家 蔡康永/臺大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孫效智/「哲學新媒體」團隊成員———誠意推薦
「從大一開始,薩繆森就與同學爭論哲學能否為人帶來生活意義。慶幸的是,至今他仍為這個問題努力奮鬥。一般人普遍認為哲學是學院裡的東西,但薩繆森決心打破這種成見,他鼓勵讀者加入他的行列,一同為思想賦予人性。他從蘇格拉底坦白宣告自己無知開始……然而,或許沒有人像薩繆森這樣在背景多元的社區大學任教,這裡有嗜酒的自行車騎士,有睡眠不足的家庭主婦,有長得像僧侶的工廠工人,這群看似平常的學生,反而凸顯出極重要的意義:哲學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書訊》Booklist
「《在生命最深處遇見哲學》提供我們需要的工具,來面對帕斯卡提出的挑戰,也就是『面對自己』,不過,這確實是個艱鉅的任務。」——《Rain Taxi書評》
「本書讓哲學充滿人性,讓偉大的哲學主題與一般人的人生連結起來。」——威廉‧厄文(William B. Irvine),《良善生活指南》A Guide to the Good Life作者
- 寫在光害與星辰之前(第7頁)
- 第一部分 哲學是什麼?(第17頁)
- 第一章 奧德修斯,你的肖像(第22頁)
- 第二章 蘇格拉底,哲學的肖像(第39頁)
- 第一部分中場休息 笑聲與淚水(第77頁)
- 第二部分 幸福是什麼?(第83頁)
- 第三章 伊比鳩魯的極端唯物主義(第90頁)
- 第四章 斯多噶學派充滿神祕的自由(第108頁)
- 第二部分中場休息 葡萄酒與自行車(第134頁)
- 第三部分 上帝是否可認知?(第139頁)
- 第五章 無以名狀的狂喜(第144頁)
- 第六章 理性源自於惡夢(第172頁)
- 第七章 星辰的遙遠令人恐懼(第200頁)
- 第三部分中場休息 營火與太陽(第228頁)
- 第四部分 善惡的本質為何?(第235頁)
- 第八章 淚珠的道德價值(第240頁)
- 第九章 既存在又不存在的野獸(第262頁)
- 第四部分中場休息 殭屍與超級英雄(第291頁)
- 結論:世上最美麗的事物(第302頁)
- 致謝(第313頁)
- 引申閱讀的推薦書單(第318頁)
- 注釋(第322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2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