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2-03
本期封面故事
那朵迷路的雲
──重讀李渝
2014年5月4日,李渝在美國猝然離世的消息傳來,讓很多人震驚不捨。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懷念她,將她的文學書寫和文學理念綿延賡續下去?台大中文系梅家玲教授決定為她輯錄未結集的文章,編選《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同時,台大台文所黃美娥教授亦規畫於2016年12月17、18日舉辦「論寫作:郭松棻與李渝文學研討會」。
本刊與梅教授合作企畫專題,刊出李渝四篇作品:〈那朵迷路的雲〉、〈我的志願〉、〈翻譯並非次等事〉、〈葛蒂瑪的《朱利的族人》和她對「女作家」的看法〉,讓讀者一窺其不同面向的寫作才華,以及梅家玲教授為文集所撰寫的導讀。此外並邀請柯慶明、蘇偉貞、林俊頴、童偉格、楊佳嫻、楊富閔,從各自的觀點「重讀李渝」。
- 編輯室報告(第1頁)
- 人文關懷 Humanity Concern(第8頁)
- 〈有些人喜歡書〉如果這世界書店消失了(第8頁)
- 〈夜語西窗〉誨我諄諄──想念我的三位老師(第12頁)
- 〈溪雲初起〉眾神遊/戲的國度──追憶2005年亞太藝術論壇(第16頁)
- 〈電影祕教〉雨香雲片,纔到夢兒邊(第24頁)
- 〈當代台灣人文精神22〉本土.在地化.民族主義(上)(第27頁)
- 談文論藝 Discussion(第32頁)
- 編者與作者(第32頁)
- 台灣作家團體的催生與公共出借權發展(第34頁)
- 人物春秋 Writers’ Profiles(第42頁)
- 〈資深作家〉迷路在文學原鄉──李永平訪談(第42頁)
- 〈學術家庭〉學術家庭「羅曼死」:學術如何家庭告解室(第52頁)
- 〈文壇新秀〉能夠跨過去的人──作為評論者的黃致中(第65頁)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Feature Story 滿街都是破中文(第68頁)
- 特載 Feature Story(第76頁)
- 小規模的大遷徙:流浪的行伍(第76頁)
- 黑與白(第79頁)
- 本期專題 Spotlight 那朵迷路的雲──重讀李渝(第82頁)
- 〈李渝作品重刊〉(第82頁)
- 〈重讀與評論〉(第96頁)
- 書的世界 Book World(第130頁)
- 〈書評〉(第130頁)
- 〈回眸1950年代文學7〉兩部女作家反共小說:《蓮漪表妹》與《秧歌》(第140頁)
- 〈序跋〉(第143頁)
- 采風誌 Literature Events 桃園地景藝術節的浪漫紀事(第147頁)
- 2016紀州庵玩書節4 Feature Story 二○年代文青的感官新體驗──蔣竹山「1920s.台北.文青的一天」演講側記(第151頁)
- 活動報導 In-Depth Report(第154頁)
- 越境之美好與困難──「用文字越境──兩岸作家、編輯座談會暨《大陸期刊文學獎獲獎作品選集》新書發表」側記(第154頁)
- 最是風雨故人來──記「2016文藝雅集」(第161頁)
- 文學飛翔 在地深耕──「2016屏東作家巡迴全台活動」側記(第165頁)
- 銀光副刊 Senior Writing(第169頁)
- 〈詩〉(第169頁)
- 〈圖文創作〉後山傳奇之十一:日出、勇士、飛魚祭(第178頁)
- 〈散文〉(第180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