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莉森.路易斯 (Allyson Lewis)
我們都知道,生命是由一連串小作為、小選擇與小決定所組成,我將這些元素稱為「微行動」。
最新文章列表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
文: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
發表日期:2021-08-04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
文: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
發表日期:2021-08-04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
文: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
發表日期:2021-08-04
因應疫情,銀行積極推線上服務,透過虛擬、實體並進的混合式服務,降低人際接觸可能衍生的染疫風險。在5G與AI蓬勃發展的時代,金融業不妨思考融合相關技術,善用「混血人才」,打造零接觸且更即時的服務體驗。
文:郭福興
發表日期:2021-07-19
疫情帶來的財務衝擊就在身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病毒感染有疫苗能減緩,財務衝擊卻沒有快速的疫苗能解,然而,經過英國經驗所歸結出的財務脆弱族群特徵,值得參考。
文:黃庭瑄
發表日期:2021-07-19
7月1日,新《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正式上路,未來不同電支平台之間可相互轉帳,進行各項便民新業務,而使用電子支付減少接觸感染,更是最佳防疫之法。
文:陳雅莉
發表日期:2021-07-19
美國總統拜登一上台,就下令重返《巴黎協定》,並召開全球領袖視訊氣候峰會。拯救氣候危機的課題和行動,總算又回到正軌了。
文:林榮崧
發表日期:2021-07-16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已經影響全世界將近一年半。美國從原來的輕忽疫情而封城,最後推動全民打疫苗漸漸解封
文:蘇鵬元
發表日期:2021-06-22
其實,台灣在過去半年太不正常了,因為防疫阻絕境外,讓我們很多人以為在KTV包廂裡面歡唱、暢飲是那樣的理所當然,也讓我們以為等疫情過後,一切終將回復原樣的舞照跳、馬照跑。
文:黃崇哲
發表日期: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