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返「香」 嗅見長自臺東土地的小村信念
文:李書嫻;圖:拾光快門影像工作室 /
發表日期:2023-02-02

日本九州、四國的樹頭初撒下櫻粉,韓國江原道降下銀蝶白雪的12月,在亞洲同樣時序,邁入時節的臺東尚德村也已蓄滿一期一會的白梅,若穿於山嵐間隙,還會從疏影搖曳間迎面襲來一股清雅的梅香。
除了冬梅,這方山頭裡還座落陳人鼎(小村先生)家傳父業裡的文旦柚園和梅林。十年進駐,他擁家眷返鄉,一草一木栽出尚德村裡氣味繁美的香草園。本著力抗財閥阻斷水源的開發案,走往社區深處照護老者的初心,陳人鼎引出退休歸鄉的長者與伊娜(註1),還有當地泰源監獄的更生人成為滋養滿園繁林壯茂的力量。
今年八月方獲農村領航獎的肯定,也若似替這笑稱「旦遇生存,必能找出方法」的小村先生長遠將傳統農業結合里山倡議、商業模型的心念淘洗出更真實的顯影。
今年八月方獲農村領航獎的肯定,也若似替這笑稱「旦遇生存,必能找出方法」的小村先生長遠將傳統農業結合里山倡議、商業模型的心念淘洗出更真實的顯影。
「對我來說家鄉的氣味猶如檜木香,一種像山的味道!」
早年就離鄉的孩子,憶往牽引自己返家的根是帶有氣味的。除了梅香,陳人鼎念起日夜伴身的臺東時提及「她在我心中還有一抹檜木的味道」。
每回步上大雨浸潤過的林道,空氣漫著草與霧混合而成的潮氣,「每當我行走於森林,都會在林間小路上聞到這股氣味,對我來說故鄉的連結就是這片山,這是家鄉記憶裡,我特別喜歡的氣息。」
暮靄沉入陳人鼎記憶裡的三月,「這時的泰源幽谷還會冒現滿山的橙與柚花,當四、五月的暗夜來臨,還能在七里香的香氣縈繞間,瞧見螢火蟲飛行時劃出的光」。
在形容裡嗅往小村遠遠(註2)的氣味瓶,常可攫獲陳人鼎轉化自山、木與花層疊收納成氤氳香氣的臺東線索。舉凡可煉出沉穩木質香調,生長時枝葉喜筆直朝天的臺灣聖山紅檜、世代繁盛於東部山地的茵陳蒿,以及島上尋常可見,在臺東、南投各域分擁殊異葉型的刺蔥,「萃取精油時,我們常翻開刺蔥背脊,葉背後成排的點狀正是那供量豐沛的精油來源。不過開發前我常在想,為什麼就是沒有人想到把它變成產品 ?」
「在地植物為何總被埋沒?」的疑問推搡著他渡過幾個寒暑,想起初期幾次差點發不出伊娜薪水時,陳人鼎感激地說:「她們聽到消息時,起身拍掉身上的土,打趣地講了幾個葷素不忌的笑話,隔天照樣來上班。」陳人鼎擁著這群為尚德村蘊蓄勇氣的在地「貴人」,共同將泰源廣植造林、取得便利的肖楠葉煉出質美的精油,甚而在石縫中發現,若讓左手香獨生於此,竟能省去惡夢般除草的煩雜。就這樣陳人鼎陸續渡過了運轉維艱與颱風搗亂,園田半頃毀壞的困境,在親身與土地交手的「戰地」裡,他也觸見了臺灣在地的香草品種從未輕於西洋香草的事實。
「從一開始的綠薄荷、香蜂草到澳洲茶樹,原也積極試了很多國外品種,後來發現西洋香草在規模化種植上有天然的瓶頸,也讓我們轉而回歸臺灣原生種的大量栽種。這一圈終究走回最初想根尋『從土地上長出』的信念。」帶有溫煦香氣的土肉桂和姿態柔軟的埔姜(又名黃荊)分別餾進了氣味瓶,產量曾居世界第一的臺灣香茅也萃為小村遠遠相伴工作者提振心神、解憂抒鬱的隨身香氣。
「我們非常清楚,每一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臺東的夏季還有一個味道!」陳人鼎像追索記憶直至發現珍品的獵人歡快地說,「每當七、八月份,我走過林相之間,整個森林都會透著一股淡雅的香氣,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夏天才會開的山中花。」
將野薑、金銀和梔子花的怡人攏進花香調,這是堅信「科技和技術是翻轉價值根基」的小村先生下個三年在尚稱清朗的臺東天空下預備著手的實驗主調,「我們也非常清楚,村子要改變,一定不是現成的這群人,而是下一波對土地有理念、想留下來的人,而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更易移居,也更能在這裡生存。」
村裡的伊娜慢慢老去,這次走進小村遠遠的她們不是來分享採摘的果實,而是受邀為香草園的座上賓,在陳人鼎與尚德村的下一個十年裡,深藏對伊娜老後頤養生息的關照,而產銷分離的藍圖也正牽起島上那群移動也行動,想讓這個百人小村一起活化流動的「關係人口」。
「療癒村會是我們的下個命題!」對話的彼方,小村先生的茶碗正斟滿帶進尚德日光香氣的野薑花茶,背景傳來伊娜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即使在話筒的另一端也不禁被這樣的歡快襲染,這是來自臺東,屬於土地上的生命能量,如同尚德村的香草一般單純而自然,卻難掩它旺盛、灑脫,深具感染力的遼闊之氣!
註1. 伊娜(阿美語:Ina)源於一位出現在臺灣原住民神話中的女神,在大洋洲,如:湯加、玻里尼西亞、夏威夷、毛利等南島民族神話皆有出現過。而此延伸阿美族語母親、媽媽的含意,指稱對阿美族女性長輩稱呼。
註2. 小村遠遠除為香氛品牌,並致力於解決當地人口老化問題,以友善農法種植香草開始,聚集在地老者參與種植,復育香草產業,活化農村能量,尚德村經過十年努力開始有了轉動。
將野薑、金銀和梔子花的怡人攏進花香調,這是堅信「科技和技術是翻轉價值根基」的小村先生下個三年在尚稱清朗的臺東天空下預備著手的實驗主調,「我們也非常清楚,村子要改變,一定不是現成的這群人,而是下一波對土地有理念、想留下來的人,而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更易移居,也更能在這裡生存。」
村裡的伊娜慢慢老去,這次走進小村遠遠的她們不是來分享採摘的果實,而是受邀為香草園的座上賓,在陳人鼎與尚德村的下一個十年裡,深藏對伊娜老後頤養生息的關照,而產銷分離的藍圖也正牽起島上那群移動也行動,想讓這個百人小村一起活化流動的「關係人口」。
「療癒村會是我們的下個命題!」對話的彼方,小村先生的茶碗正斟滿帶進尚德日光香氣的野薑花茶,背景傳來伊娜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即使在話筒的另一端也不禁被這樣的歡快襲染,這是來自臺東,屬於土地上的生命能量,如同尚德村的香草一般單純而自然,卻難掩它旺盛、灑脫,深具感染力的遼闊之氣!
註1. 伊娜(阿美語:Ina)源於一位出現在臺灣原住民神話中的女神,在大洋洲,如:湯加、玻里尼西亞、夏威夷、毛利等南島民族神話皆有出現過。而此延伸阿美族語母親、媽媽的含意,指稱對阿美族女性長輩稱呼。
註2. 小村遠遠除為香氛品牌,並致力於解決當地人口老化問題,以友善農法種植香草開始,聚集在地老者參與種植,復育香草產業,活化農村能量,尚德村經過十年努力開始有了轉動。
陳人鼎 (攝影:拾光快門影像工作室)
PDF
日日好日 [第22期]:土地長出的氣味
電子書 NT$ 65
紙本書 NT$
本期內容簡介
不同場域形塑不同嗅覺記憶,那是時而濃烈時而淡雅的日常。
氣息不僅止於香氣,仰賴嗅覺的職人,尚有調香師與米其林摘星大廚,經歷身體上的移動、
精神上的離散,幾經流轉,他們以氣味尋根,找到家的方向;空間以外,尚有時間──在
時代劇《茶金》裡,東方美人茶「受過傷,更有滋味」的寓意,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嗅得
土地長出的歷史氣味。
上期專題「聲音的畫」,多方勾勒聲音景緻;在未來,《日日好日》將持續進行「感官計
畫」,在聽覺與嗅覺之外,探尋視覺、觸覺與知覺等多方可能。
重聽兒時的流行歌,歌手唱著:「記憶是陣陣花香/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儘管詞意直
率,卻道出我們的期待──讓平常的習以為常,成為生活裡的非常,願記憶縈繞花香,願
我們都不曾遺忘。
氣味的地圖
尋根返「香」 嗅見長自臺東土地的小村信念 / 香草產業推廣者 陳人鼎
氣味入髓 當香鼻子從法國格拉斯學成之後 / 調香師 何承涵
濃縮嘉義二通的生活氣味 ! 走訪小城小事的嗅覺記憶 / 環時好室主理人陳怡秀 ・ 益昌山產行老闆娘曾彩戀
淬煉與昇華
氣與味,是火煉的總和 / 金弘麻油花生行第三代 黃筑憶
氣味是根的所在,家的方向 / Orchid Restaurant 蘭主廚 Nobu Lee
茶、漫畫與少年,淬取「受過傷」的歷史之味 / 《茶金》導演 林君陽
季節限定
溫泉達人捲貓帶路,紗帽山的溫泉「癒事」 / 插畫家 捲貓
藥食同源,中藥與西點的獨沽一味 / 一滴滴漢方甜點創辦人 王心盈
好好來,那是祝福的意思 / 東港阿卿姐飯湯老闆 郭家容
好日連載
速寫中山雙連的時空軌跡 / 文史達人 高傳棋
老臺北新風景 同安樂以料理技藝守護東方文化 / 大龍峒陳悅記家族第九代 陳玠甫
路隨冠軍咖啡師 啜品金杯裡的鍛造學 / VWI by CHADWANG 創辦人 王策
日日真心事
日日真(徵)心事 / 王心盈・林君陽・陳人鼎・黃筑憶
氣息不僅止於香氣,仰賴嗅覺的職人,尚有調香師與米其林摘星大廚,經歷身體上的移動、
精神上的離散,幾經流轉,他們以氣味尋根,找到家的方向;空間以外,尚有時間──在
時代劇《茶金》裡,東方美人茶「受過傷,更有滋味」的寓意,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嗅得
土地長出的歷史氣味。
上期專題「聲音的畫」,多方勾勒聲音景緻;在未來,《日日好日》將持續進行「感官計
畫」,在聽覺與嗅覺之外,探尋視覺、觸覺與知覺等多方可能。
重聽兒時的流行歌,歌手唱著:「記憶是陣陣花香/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儘管詞意直
率,卻道出我們的期待──讓平常的習以為常,成為生活裡的非常,願記憶縈繞花香,願
我們都不曾遺忘。
氣味的地圖
尋根返「香」 嗅見長自臺東土地的小村信念 / 香草產業推廣者 陳人鼎
氣味入髓 當香鼻子從法國格拉斯學成之後 / 調香師 何承涵
濃縮嘉義二通的生活氣味 ! 走訪小城小事的嗅覺記憶 / 環時好室主理人陳怡秀 ・ 益昌山產行老闆娘曾彩戀
淬煉與昇華
氣與味,是火煉的總和 / 金弘麻油花生行第三代 黃筑憶
氣味是根的所在,家的方向 / Orchid Restaurant 蘭主廚 Nobu Lee
茶、漫畫與少年,淬取「受過傷」的歷史之味 / 《茶金》導演 林君陽
季節限定
溫泉達人捲貓帶路,紗帽山的溫泉「癒事」 / 插畫家 捲貓
藥食同源,中藥與西點的獨沽一味 / 一滴滴漢方甜點創辦人 王心盈
好好來,那是祝福的意思 / 東港阿卿姐飯湯老闆 郭家容
好日連載
速寫中山雙連的時空軌跡 / 文史達人 高傳棋
老臺北新風景 同安樂以料理技藝守護東方文化 / 大龍峒陳悅記家族第九代 陳玠甫
路隨冠軍咖啡師 啜品金杯裡的鍛造學 / VWI by CHADWANG 創辦人 王策
日日真心事
日日真(徵)心事 / 王心盈・林君陽・陳人鼎・黃筑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