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他「被迫」島內旅行,卻意外豐收。
身為建築學者,李清志想必遊歷過數不清的世界建築,並從中參透建築、歷史與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未想一場疫情,哪裡都去不了,他卻反思起,自己和這座島的連結,自己是否曾試圖理解養育他的這片土地。 於是,他起身出走天龍國,步履遍及這整座島嶼,他又走一趟野柳,他去到員林看穀倉,或是搭上集集支線??眼前所見,令他耳目一新,而這些地方,又將帶他前往何處?
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愛情腳本寫了又寫,總跨不出某個檻。而其實,那道檻源於某個更久遠的記憶。
讀著她筆下荒腔走板的故事,卻也意識到她內心的痛楚
她回憶起父親,心裡想的盡是:身為共產主義者,思想走得很前面,生活退得很後面。一幕又一幕過往的生活,讀來是荒謬,也是幽默,但無疑都是她思念父親最真實的紀錄。而也是在這些又喜又悲的文字中,感受到南韓社會特有的孤立感,一種對隻身的共產黨員而言,無以名狀的不被認同,或說只想獨善其身的處境。
知名脫北者朴研美回來了!
或許是因為曾身在一個禁錮的國家,她才能真切感受到如今民主自由所受到的威脅。在《為了活下去》一書中,朴研美一路帶著我們,渡過鴨綠江、橫越戈壁沙漠,經歷一次她的逃難之旅。終於,她在2022年取得美國公民的身分。然而,來到美國、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後,她總算是能夠安享太平之日了嗎? 在這本新書,她如實地說,她其實感到恐懼,因為唯有曾經身受禁錮,才能真切感受到,現今的民主國家中,一股威脅正蟄伏著、暗流著。
突破慣例、規則支撐的體制,以橫向思考的新視野
你是否想過,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Foodpanda、Airbnb、Uber?而這些新創事業,為何在很快的時間內便能擴張版圖?若仔細思考,會發現,這些受人歡迎的新服務,都源起於思考的角度。 從人們只能在街邊等待、攬車,到在手機上自行選擇車款、價位,同樣是叫車的需求,但由此便可知思考角度的重要。需求,一直都在;多數時候,新創事業來自舊有的需求。當一直在舊框架內「深入」思考問題及可能性,是難以有新突破的。那猶如藍海策略,當市場爭相在紅海取得一席之地時,轉頭便可見的藍海,才是創造新市場的所在。
AI機器人很會說話,但你有的,是敘事的能力。
  九年前,洪震宇展開了說故事的旅程,事業有高潮、有低潮,但他不時從中尋找到更多說故事的方法。搜集、聆聽、好奇心等都是方法,人們累積了許多的故事,然他發現,敘事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於是,他鑽研起如何強化敘事的能力,如何提取記憶深處裡的故事,獨創出故事九宮格。透過故事九宮格的整理、詮釋,充滿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故事。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沙皇、列寧、史達林、普丁吃什麼,不吃什麼,關乎俄羅斯獨裁政權的起起落落。
所有現代的電子產品都靠晶片運作。——矽晶片、新石油
國家愈是進步強盛,愈是仰賴晶片,而當面臨國際科技封鎖與否、強權勢力競逐等多方角力問題時,任何進步國家,有辦法安穩地坐享其成,或隔岸觀火嗎?「所有現代的電子產品都靠晶片運作。」由此,晶片已主宰國家命運。 以國際史見長的作者,為了理解這戰爭新武力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他橫跨三大洲,專訪數百名晶片相關人員,分別以線性、縱深的歷史切面,娓娓道來晶片從無到有、疫情前及疫情後,為人類帶來的新史觀。
未來經濟十大趨勢與生存法則
在剛離去的這一年,你感受到什麼?物價上漲,想買的都缺貨,股市高潮迭起,身邊的人都老了。而你生活中的這些,正是末日博士想要跟你談的。
經濟不平等已是事實,我們又如何從中尋得機會改變?
國泰金買下全家近二成持股,不時有企業併購的新聞,聽在一般人耳裡,只覺富者更富。而這心態,便是皮凱提在本書中所言的其中一種意識形態。 不同於多數經濟學家鑽研短期現象,皮凱提所研究的,是縱觀全球的大歷史,一部關於經濟如何長成不平等的大歷史,諸如帝國主義、奴隸制等。這些無疑構成後來的貧富不均現象,也養成了人們的既定想法,而一旦制度面和觀念全盤皆輸,我們又怎麼期待改變? 於是,皮凱提重磅出擊,提出可逐步實現的方向及目標,以避免經濟的失衡又一次的以一場革命收場。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