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他「被迫」島內旅行,卻意外豐收。
身為建築學者,李清志想必遊歷過數不清的世界建築,並從中參透建築、歷史與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未想一場疫情,哪裡都去不了,他卻反思起,自己和這座島的連結,自己是否曾試圖理解養育他的這片土地。 於是,他起身出走天龍國,步履遍及這整座島嶼,他又走一趟野柳,他去到員林看穀倉,或是搭上集集支線??眼前所見,令他耳目一新,而這些地方,又將帶他前往何處?
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愛情腳本寫了又寫,總跨不出某個檻。而其實,那道檻源於某個更久遠的記憶。
說到底,人生是否就是在永無止盡的叉路中抉擇?
媽媽離家後,沿著公路寄來的九張明信片,成為兩兄弟下一段旅程的引線。然而,身為哥哥的埃米特,他在獄中所結交的友人竟是這趟旅程的變因,不斷地迫使兩兄弟走在人生的叉路裡。此外,「惡」也不時糾纏著他們,企圖誘使他們走得更偏,而總是在這緊要關頭,八歲的弟弟彷彿取得控制權般地,提醒哥哥停下來、想一想。十八歲以及八歲的探險,故事又該走向何方?
父親的一句話猶如詛咒,終結她的快樂童年。
「她跟維多莉亞越來越像了」這句話當下將她擊潰。維多莉亞,那如惡靈般的姑姑,她最愛的父親怎麼可以這麼說她! 於是,她想方設法在家裡、在生活中尋找她幾乎毫無印象的姑姑,卻只找到相片中被麥克筆畫掉的黑色身影。維多莉亞姑姑成為一道謎。為了理清真相,她要見姑姑一面。未想青青的黏膩、不安,更是化不開了,而活生生的故事竟又和父母口中所描述的未竟相同。完美的家庭,本是破綻百出。
在通膨亂世中配置你的現金、股票、房地產
新冠疫情後的下一場全民危機,通膨怪物來襲,你兢兢業業賺取的,是財富?還是負擔?被譽為「韓國最了解聯準會的財經專家」以象限的概念說明經濟的過去、現在及未來,進而掌握經濟脈動,構思出個人最清晰的投資規畫。
即便是暗夜,他仍能看見光。
李屏賓,絕非科班出生,自小的人生歷練,才是他得以舞弄光影的動力。他不愛讀書,看霸王戲長大,帶著教養院的同學集體出逃,感受過大金門戰地的死亡況味,這一幕幕流動的人生,後來變成銀幕上流動的光影,他再也放不下,索性一生追逐。 人稱「光影詩人」,你卻從未見他多所言語,因為他總交由光,為自己述說人生。而這一次,他把自己的故事交給文字,告訴人們,他一路如何追逐光與影,建構出一幕又一幕的傳奇影像。
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17個精神疾病患者,從他們敘事中,你會看到自己的影子。你或許不是瘋子,那只是你剛好走得不那麼極端。然而,走向極端,不是他們所願。閱讀他們的故事,理解他們何以會在無盡的暗夜中,繼續悲哀。
你或許只覺得他們吵、騎電動自行車雙載。
當無法透過言語溝通時,經常會造成誤解,而人們對移工的想像,便只能透過媒體片面的報導和猜測。《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作者到台北車站、台東等地專訪各地、乃至各行各業的移工,藉由融入他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方方面面,以及為何來到台灣。出發的原因很多,來台灣賺錢並不是唯一原因或目的。 在作者筆下,他們愛唱歌、想談戀愛,思念家鄉菜的心情,就如同出國念書的人多想吃鹹酥雞一樣。原來離開原鄉,所有人都一樣。如果我們能多一份理解,也就是做好基本的國民外交。而台灣在他們心中,又是什麼模樣。有朝一日回到家鄉時,他們還想再來嗎?
分心,默默地讓我們流失了許多珍貴的時光
打錯字、不小心跌倒、過目即忘或聽過就忘,這些我們常在生活中面對的窘境,其實都和專注力下降有關。一旦這種情形發生,我們就得被逼著重來,時間也就這麼浪費掉了。 作者研究大腦長達數十年,深知人活著就是會分心。於是,他著眼於如何提高專注力,融合現代科學及傳統的正念冥想來訓練大腦,讓心留在「當下此刻」,不做多餘的詮釋及想像。轉眼之間,時間便在你的掌握中。
從流離到安身立命,及至與體制抗爭??
近年,台灣、香港及中國,愈來愈常見財團、土地以及居民之間的抗爭衝突。當安身立命之所,成為財團眼中的金雞母,體制的介入便是幫兇。 身為一名流離者的人類學家及記者,金其琪展開了一趟人與地的對話之旅,過程中,她但見一幕幕碰撞的畫面。而從這些他人的敘事中,作者會如何省視自身的流轉?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